(《中国抗战史》史料书籍在长沙市藏湘知纸质文化博物馆展陈)
(近日,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抗战历史记忆的珍贵纸质史料向长沙市民免费公开展出)
星辰在线8月17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罗建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为民族危亡发出的声声忧愤呐喊,被深刻烙印在当时出版的书本、报纸、期刊、海报等纸质材料上,成为抗战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长沙市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近日,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抗战历史记忆的珍贵纸质史料在长沙市藏湘知纸质文化博物馆集中亮相,向长沙市民展出。星辰全媒体记者来到位于湘江西岸渔人码头附近的该博物馆,探寻史料中的记忆细节, 感受伟大的抗战精神。
展开剩余72%星辰全媒体记者现场看到,本次展品多撰写、出版或制作于20世纪上半叶,内容聚焦于“抗战”主题的重大历史节点,展现了面对亡国灭种危机时,中国人民救亡图存、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如有冯子超著、正气书局出版的《中国抗战史》,也有战地记者曹聚仁与摄影家舒宗侨合作编著、上海联合画报出版社发行的《中国抗战画史》,还有郭沫若著、北新书局印行的《全面抗战的认识》等。
(《中国抗战画史》记录大量战地见闻与图片素材,以文图互证形式系统梳理抗日战争全过程)
(郭沫若著、北新书局印行的《全面抗战的认识》)
“我馆聚焦纸质文化,收藏了大量抗战时期的文字、纸质文献及史料,包括抗战史相关资料、画册、战史课本等,这些均为馆内重要馆藏并向公众展示。通过这些史料,我们希望引导公众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长沙市藏湘知纸质文化博物馆创始人、馆长、策展人彭军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展出抗战期间的纸质藏品其实很不容易”,本次展览的展品主要来自他个人及其多位收藏界同仁几乎跨越半个世纪以来的收藏。抗战时期物资匮乏,日寇封锁轰炸下,那些年的纸质材料印刷依赖属于那个年代的老旧铅印、简陋油印或石印技术,部分甚至依靠手抄完成。经年累月,岁月流逝,到如今部分纸质史料已严重破损,经现代技术修复后才得以上架展陈。
星辰全媒体记者观察到,透过这些脆弱的纸质材料,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跃然纸上,如光明书局出版发行的《丁玲-新中国的女战士》,该书由美国记者里夫原著、叶舟译制,内容书写了文艺女性在革命抗战与民族解放中作为“战士”的英勇事迹和精神风貌,呼应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救亡主题;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的《患难余生记》,该书系爱国民主战士、出版家和新闻记者邹韬奋的自传作品,完整呈现了作者坚持抗争的心路历程,成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出版史的重要文献;如中国童子军总会编著发行的《中国童子军》,记录了抗日战争期间童子军参与战地服务的英勇事迹。
(长沙市藏湘知纸质文化博物馆举办的教科书插画展。以上图片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罗建勋/摄)
据介绍,长沙市藏湘知纸质文化博物馆抗战纸质史料展览将持续至9月中旬,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该馆还将陆续开展相关文化沙龙活动,欢迎长沙市民和中小学生前往观展。该馆是湖南省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拥有丰富的藏品资源,旨在让纸质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期待与更多文化机构或名家加强合作,共同书写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
责编:潘华
一审:潘华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星辰在线万生优配
发布于:湖南省嘉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